母子与胎儿发生rh血型不合可引起胎儿血液中的红细胞破坏,出现胎儿溶血病。亚洲黄种人最常见的是abo溶血病,大家都比较熟悉,对rh血型不合造成的胎儿溶血病较为陌生。虽然rh溶血病发生率低,但是,一旦发生,后果严重,可遗留永久的后遗症。甚至危及胎儿的生命。有孕妇咨询,是否要注射预防rh溶血的药物。简单介绍如下:
rh血型分为rh阴性和rh阳性,我国人群大多数是rh阳性,rh阴性只占1%,汉族人群中则低于0.5%。白种人群可占15%左右。
rh血型不合发生在母亲是rh阴性,而胎儿是rh阳性的母子之间。
rh血型不合溶血反应多发生在第二胎以后,约占%。而初孕时溶血反应较轻。当再次妊娠时,如果胎儿仍是rh阳性,则母体内已有的抗体和新产生的抗体,使胎儿红细胞接二连三地被破坏,胎儿可因重症贫血而死于宫内。存活者可出现重症黄疸,造成核黄疸,影响脑及其它重要器官的发育,引起智力障碍。
◎ rh溶血病的预防措施:
给rh阴性的孕妇注射rh(d)igg 预防溶血病。
1、第一次分娩rh阳性婴儿后,于产后72小时内应用。
2、若第一次预防成功,孕妇未产生抗d抗体,则在下一次分娩rh阳性婴儿时应再次预防。
3、 流产后,不论是自然流产还是人工流产,均应给予预防。
4、 在羊膜腔穿刺后。
5、 产前出血、宫外孕、妊高征。
6、 产前预防性注射。
7、 输入rh阳性血后。
◎rh溶血病的产前诊断:
rh阴性的孕妇,检查丈夫是否为rh阳性。
测抗体:从妊娠16周至妊娠38周。共七次。
当抗体达1:32时,则进一步检查羊水,测定磷脂酰胆碱与鞘磷脂比值,若>2可考虑提前分娩。若比值<2,可反复给予血浆置换。若胎儿血色素<80克/升,可输新鲜血液(rh阴性,且abo血型与胎儿相同),严重者考虑换血治疗。
(责任编辑:zxwq)